3月以来,随着科索沃战事的日趋紧张,相关主题图书乘风上市。当代世界出版社率先推出了《世纪末的热战——聚焦科索沃》,首印3万册瞬间预定一空。接着,新华出版社《科索沃:点燃的火药桶》、世界知识出版社《新世纪的阴云——科索沃危机透视》、改革出版社《科索沃战火特快传真》以及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谁能打赢下一场战争》也纷纷摆上柜台,市场反映良好。图书的第一次印刷销售一空后,各地纷纷要求添书。5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消息传来,一直关注南联盟局势的中国人民愤怒了,出版界也及时出版相关图书,让全国人民了解到真相。一个月来,接近20本图书成为图书市场的抢手货。从新华出版社传来的消息说,其《七彩云环——悼念战地女记者邵云环烈士》总码洋近百万,而最先出版的《中国愤怒了》码洋也已经超过90万。其他出版社的相关主题图书也十分抢手,纷纷加印。
稍加回顾可发现,去年以来,中国出版界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原本从属于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事件新闻,在发生后很短的时间里便汇集成书,“新闻图书”开始引起出版界和读者的关注,比如,今年欧元的上市就曾成为图书出版界的热门话题。有关专家指出,“新闻图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其中的规律和应当注意的问题值得业界人士好好认识和总结。
记者在最近的采访中了解到,有关的出版社以及主管部门在“新闻图书”的出版和管理方面,已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操作机制。现在这种机制虽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但是已经形成了雏型。这种雏型在有关科索沃图书的出版发行过程中逐渐形成,在记录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的图书中得到了初步完善。大体来讲,这种操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责任感是出好“新闻图书”的基础。“新闻图书”多数涉及到国家政策和外交口径,并且由于出书时间短,审校工作难以按正常程序进行。这次所出的图书反映了出版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性。比如,当代世界出版社的彭新良在我使馆被炸当天即敏感地认识到“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他立即申报了相关的选题并很快得到了批准。其他一些出版社也立即向新闻出版署送交重大选题的备案报告。新闻出版署这次也快事快办,迅速讨论,迅速答复,所有报审选题均在48小时左右予以答复。新闻出版署图书司的同志告诉记者,他们参照了两个标准:一是保证图书的政治质量没有问题,二是要保证反映突发事件的“新闻图书”的出书速度。
滚动图书的出现。所谓滚动图书有两个含义,一是每本书的内容像“滚动新闻”一样在不断地更新,直至定稿付印。由于重大新闻发展的延续性,出版社在出书的过程中需随时加入新的内容或以更加有价值的内容替代原有的内容。《中国愤怒了》一书的责任编辑许新和张雪梅回忆说:“从星期一到星期五,这5天的时间里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昨天看来很有意思的材料,今天可能就不得不被更加有价值的内容所取代。”光明日报出版社总编辑李春林告诉记者,《未写完的战地日记》,原定5月12日截稿,然而为此书送稿的人络绎不绝,到5月14日深夜才“不得不狠下心来断然截稿”。二是形成图书系列并在不断地更新。人民日报出版社在《中国人不可侮》后连续出版了《我亲历使馆被炸》以及《目击暴行》;当代世界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以图为主的《中国人民不可欺》和以文为主的《中国不可辱》;新华出版社在出版《中国愤怒了》以后又推出了纪念烈士的《七彩云环——悼念战地女记者邵云环烈士》;而中国书籍出版社和新华社国际部联合推出的《中国不可欺——北约袭击我驻南使馆特急报告》则成为此前新华社国际部同改革出版社合作的《科索沃战火特快传真》的姊妹篇。
媒体参与编写,高科技显神威。这几本书的编者、作者分别来自新华社国际部和参编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这些单位在前方均派有记者,能够得到最新的消息,新闻媒体消息快捷的优势在这里充分显示了出来。在内容的来源上,如人民日报出版社的《我亲历使馆被炸》的材料是从该社网站上拷贝而来,大大节省了图书出版组稿的时间;《中国愤怒了》一书也是根据新华社参编部的有关材料编著而来,及时、高效,网络等高科技的优势十分突出。
图书的“新闻性”突现出来。从时间上说,十几本图书的出版几乎达到了和新闻同步。据人民日报出版社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国人不可侮》一书的出版达到了“办报速度”:该社5月11日上午最终确定该书选题,5月13日上午第一批书出印厂,全部的操作时间只有48小时。据统计,其它相关图书的出版过程最长的也没有超过5天。
另外,各出版社内外全方位的协调配合是“新闻图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图书”要求“快”。所以很多事情都得打破常规,同时,发行系统的通畅性也充分表现了出来。例如,人民日报出版社的《中国人不可侮》从报审到摆上北京图书大厦的柜台只用了72小时;而北京图书大厦还在5月15日设立了科索沃图书专架。科索沃和有关我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及相关内容图书的出版,还带动了相关主题图书的销售,一些背景图书及相关军事图书也出现热销。业内人士认为这里还“大有作为”,他们预测,下一个新闻的热点到来之时,全方位、深层次会成为“新闻图书”一个新的特点。
从出版发行来看,各出版社没有“让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时刻关注市场动向,采取了“多次少量”的加印方针。一位出版社老总指出,这是我国新闻出版界成熟的标志之一。